5月7日,陕西省人民政府门户网站发布公告,2018年陕西省共有23个贫困县退出贫困县序列。至此陕西已累计有27个贫困县实现脱贫摘帽。这也标志着延安、西安、宝鸡、咸阳4个市率先在全省实现所有贫困县脱贫摘帽。(5月7日陕西省人民政府门户网站)
根据中央和省上相关政策规定,按照贫困县退出程序,陕西23个贫困县先后通过县级自查自评、市级核查、省级贫困县退出专项评估检查,各县综合贫困发生率、漏评率、错退率、群众认可度、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以及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领域主要指标全部达到全国平均水平,而且后续帮扶计划及巩固提升方案符合实际,稳定脱贫、可持续发展机制已经形成,符合贫困县退出标准。一年之内就有23个县甩掉了贫困帽子,走出贫困泥淖,这是一个值得庆贺的好消息。
陕西累计有27个贫困县实现脱贫摘帽,意味着陕西举全省之力攻克深度贫困堡垒,在打赢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中步伐铿锵、成果喜人。这个成果,是对贫困县人民群众多年来辛勤付出、实干苦干的一个回报,是陕西践行五个扎实、奋力追赶超越交响乐中的动人和鸣,为陕西点亮了奋斗的色彩。
如果说贫困县脱贫摘帽增加了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那么这份收获,则来自不懈的耕耘和精准的措施。在组织保障上,陕西2018年以来按照精准方略,共为23个贫困县派出驻村工作队2593支、驻村干部8947人、第一书记2593人,发挥了决定性作用。在方法措施上,陕西为筑牢群众脱贫基础,22种产业扶贫模式和35个成熟范例在23个贫困县总结推广,引导经营主体与贫困户建立利益联结机制。正是运用扶贫车间、社区工厂、公益专岗、易地搬迁等项措施实施靶向疗法,才为贫困县脱贫摘帽创造了条件。
贫困县告别贫困,是人类历史上的伟大事业,是最为壮观的一幕。减贫本就是世界性难题,没有超乎寻常的努力,没有持之以恒的奋斗,没有久久为功的韧性,没有愚公移山的精神,基本就是空想。陕西23个县甩掉贫困帽子,是陕西扎实推进脱贫攻坚,省级财政扶贫资金加大投入,精准实施产业扶贫、就业扶贫,着力打造“3+X”农业特色产业体系等一系列努力的结果,既是奋斗的结晶,也是奋斗的赞歌。
23个县甩掉了贫困帽子,为尚未脱贫摘帽的贫困县提供了可资借鉴的样板,坚定了精准脱贫攻坚战取得最后完胜的决心和信心。而已经退出贫困的县,则要坚持持续攻坚与巩固成果“两手抓”,在加大对剩余贫困人口帮扶力度同时,严格落实“四个不摘”,进一步巩固脱贫成果,高质量完成脱贫攻坚任务,确保脱贫攻坚成果经得起历史和人民的检验。
“弄潮儿向涛头立,手把红旗旗不湿。”应该看到,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聚焦深度贫困,落实精准要求,切实解决好“两不愁三保障”面临的突出问题,实现56.5万人脱贫,29个贫困县摘帽,是今年陕西的一项重点工作。这就需要勇立潮头、再接再厉、乘胜前进、夺取全胜。大力实施产业就业扶贫,实施贫困地区基础设施补短板行动,同时强化扶志扶智,激发内生动力。可以说越到最后,越是滚石上山、爬坡过坎、任务艰巨、不容松懈。有着红色革命传统的陕西,应该用新作为,再写脱贫攻坚新篇章。(雷钟哲)
编辑:高政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