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壮丽70年·奋斗新时代】炉山不夜陈炉镇:传承+创新促进陶瓷产业发展

时间:2019-04-18 13:36:55  来源:西部网  ©原创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 “ 发现 ” ,使用 “ 扫一扫 ” 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壮丽70年·奋斗新时代】炉山不夜陈炉镇:传承+创新促进陶瓷产业发展

王战军说,陶瓷产业现已经成为陈炉镇的主导产业之一,从陶瓷坩土开采、运输、初加工到陶瓷制作、烧成、销售,已形成了较为完整的产业链,是镇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所在

68b6d2ba082ee0739dd8a96e40d6ad6b.jpeg

“东方古瓷巨镇”的活化石—陈炉古镇

西部网讯(记者 苏静萌)“山中取料,手挖车推;泥池陈列,明亮如镜;日晒火烧,自然形成;煤炭翻堂,蹄窑烧成。”在中国陶瓷烧造历史中,陕西铜川的耀州窑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4月17日,壮丽70年•奋斗新时代铜川集中采访媒体团来到铜川市印台区陈炉镇,窥探到绵延传承约1400年的古代工业文明“密码”。

陈炉因“陶炉陈列”而得名,位于铜川市印台区东南方向20公里处,全镇总面积99.7平方公里,地形为丘陵地貌,平均海拔1300米。陈炉古镇是耀州窑国内唯一遗存的“炉火千年不绝”的烧造基地,被誉为“东方古瓷巨镇”的活化石。

2b919818e53239376c8c362f45e5679d.jpeg

陈炉因“陶炉陈列”而得名

层层的民居从上到下呈扇形分布,从巷道拾级而上,到处是陶罐和陶片,这里就是陈炉古镇。"陈炉制瓷兴盛于明清。陈炉窑场是古耀州窑的继承和延续,是耀州窑的重要组成部分。"讲解员介绍到,陈炉窑将耀州窑的炉火传承至今,是唯一连续烧造从未断烧的耀州窑系窑炉。

"我是土生土长的陈炉人,世世代代都是做瓷器的。"铜川耀窑文化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王战军告诉记者,早在明代时王家先祖就开始学习陶瓷烧造技艺,后一直子承父业均以制瓷为生。清朝中期,王家祖辈创建的“百仁堂”瓷坊闻名西北,在耀瓷史上写下辉煌一笔。

bec7feffb988af5907a19494699931ac.jpeg

陶瓷加工

"之前家里比较贫困,都是在给陶瓷厂打零工。我跟媳妇也是通过陶瓷行业认识的,陶瓷行业都是我俩的心头好。” 王战军说,96年因为下岗失业,随后靠着手艺跟媳妇做起了自己的陶瓷产业。

“干了有半年多的时候开始盈利,我记得第一年就给媳妇买了件皮袄。” 王战军说,他进入陶瓷行业已经23年,对陶瓷行业有了更深的感情。据了解,陈炉镇民间工艺瓷厂现以烧制黑釉剔花产品和各类青花大老碗为主,以传统手拉工艺为特色。“陶瓷的传承固然重要,但还需要创新的力量。” 王战军说。

427d193f8451f3d5d2fa8f84589cbadb.jpeg

陈炉镇民间工艺瓷厂创新生产了口径1米的大老碗

48b68c0999678de3269d1b5f3eba40c2.jpeg

铜川耀窑文化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王战军在介绍口径1米的大老碗

近年来,陈炉镇民间工艺瓷厂结合现代人们求新求异的欣赏习惯,开发了高达2.2米的剔花大瓶和口径1米的特大蓝花高把大老碗,很受人们的热捧,市场供不应求。

“陈炉人过去都是小本经营,瓷窑往往是几家人家共有,瓷器烧成,瓷户、窑户按约定分取成品。” 王战军说,陶瓷产业现已经成为陈炉镇的主导产业之一,从陶瓷坩土开采、运输、初加工到陶瓷制作、烧成、销售,已形成了较为完整的产业链,是镇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所在。

20d1620f8f9a71fdad5e3cba099da648.jpeg

除陈炉陶瓷总厂外,全镇现有多个个体私营陶瓷作坊、陶吧及服务商铺。

acded9ee882e128b8a432ae8451a26f7.jpeg

陶瓷加工中

另外,除陈炉陶瓷总厂外,全镇现有多个个体私营陶瓷作坊、陶吧及服务商铺,年产量近500万件,从业人员1000余人,陶瓷加工运销年均产值达8000余万元。

记者了解到,为充分发挥陈炉镇陶瓷产业发展的文化、资源、区位优势,推动陶瓷产业提速发展,铜川市委、市政府设立专门市级陶瓷产业工业园区——陈炉陶瓷工业园区。“陈炉陶瓷工业园区成立于2011年,目前已入驻企业12家,园区重点招引新型建筑环保陶瓷、工业陶瓷、工艺陶瓷、特种陶瓷等企业,最终,要把园区打造成铜川乃至西部的陶瓷生产基地。” 印台区顺金工业园区管委会副主任姚战江说。

编辑:钟莹

网站简介 |  本网动态 |  友情链接 |  版权声明 |  我要投稿 |  联系我们 |  工作邮箱 | 不良信息举报 | 中国互联网联合辟谣平台
本网站法律顾问:陕西洪振律师事务所主任 王洪
陕ICP备07012147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61120170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2706142 陕公网安备 61011302000103号
地址:陕西省西安市长安南路336号 联系电话:029-85257337(传真) 商务电话:029-85226012 投稿邮箱:news@cnwest.com
Copyright ©2006- 西部网(陕西新闻网) WWW.CNWEST.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