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壮丽70年•奋斗新时代】产业扶贫让村民从“渔”到“裕”

时间:2019-04-12 23:22:03  来源:西部网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 “ 发现 ” ,使用 “ 扫一扫 ” 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壮丽70年•奋斗新时代】产业扶贫让村民从“渔”到“裕”

玉门村主任张建锋说,随着照金香山红色旅游业的兴起,玉门村依托淡水鱼养殖,发展渔家乐乡村旅游产业,新建了玉门生态苑,使玉门渔家风情休闲旅游产业成为集休闲观光旅游、领略乡村风情、体验农耕文明于一体的农村新兴产业

f2d1aab7fb31e03ce282cd43f8964eec.jpeg

西部网讯(记者 苏静萌)“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4月12日,“壮丽70年·奋斗新时代”中省媒体采访团来到了陕西省美丽宜居示范村——耀州区庙湾镇玉门村,实地了解渭北“小江南”的发展故事。

48414fed7964d5af10919967562f57eb.jpeg

玉门村地处铜川市耀州区北部山区,区域面积22平方公里,森林覆盖率达85%,鱼塘720亩,形成了典型的“一村一品”无公害淡水养殖渔业专业村。玉门村2009年被国家农业部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批准为无公害水产品,是陕西省认定的无公害水产品产地。

5963998473e9d6b1f382dfd67114097e.jpeg

“我养鱼已经6年了,一开始啥都不会,只能靠技术培训,现在普通的养殖问题都能应付的了。”59岁的王远平是玉门村一名普通村民,全家6口人,家有鱼塘6亩。

“以前卖鱼得跑到市场去卖,现在根本不用去市场,顾客都会上门来买,吃过的人都知道玉门村的鱼品质好。”王远平说,现在村里办起了旅游,自己也开起了垂钓园。凭借其优良的鱼产品和独特的烹饪手艺,很快打开了市场,成为远近有名的乡党农家乐,2018年仅此一项净收入达4万元。

“现在交通好了,路一通鱼根本不愁卖。”王远平说,89年以前全家的收益靠种地,现如今全家依靠养殖渔业就可以过上好日子。家里鱼塘在他的精心管护下,每年产出成鱼6000余斤,产值达6万余元。

据了解,玉门村全力依托西川矿业开发之势,大力发展村办企业,安置全村富余劳动力40余人,村集体年经济收入由过去的不足万元增长到现在的200余万元。

“玉门村已发展渔家乐20余户,年接待游客3.4万人,辐射带动周边20余户群众发展渔家乐旅游,人均增收500-1500元。”玉门村主任张建锋说,随着照金香山红色旅游业的兴起,玉门村依托淡水鱼养殖,发展渔家乐乡村旅游产业,新建了玉门生态苑,使玉门渔家风情休闲旅游产业成为集休闲观光旅游、领略乡村风情、体验农耕文明于一体的农村新兴产业。

092d754deda135a80510163a92b738fc.jpeg

“村里还引进了大鲵养殖产业,大鲵对养殖环境的需求比较高,它对水质的要求比人体饮用水质的标准还高。”玉门村主任张建锋说。“通过多年的发展和产业转型,玉门村的电通了,路平了,水清了,通讯方便了。随着村民收入的明显提高,村民的精神面貌也改变了。”

278a935e402b4b52c14253605e2fba26.jpeg

张建锋告诉记者, 玉门村经过多年的建设与发展,已基本实现了群众安居、经济富裕的目标,“随后,玉门村将加快实施香菇种植及玉门多玉洞、陈家沟瀑布、小香山等乡村旅游观光项目开发,为玉门村完成由传统农业发展向生态旅游业发展转型奠定基础。”

编辑:王惠

网站简介 |  本网动态 |  友情链接 |  版权声明 |  我要投稿 |  联系我们 |  工作邮箱 | 不良信息举报 | 中国互联网联合辟谣平台
本网站法律顾问:陕西洪振律师事务所主任 王洪
陕ICP备07012147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61120170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2706142 陕公网安备 61011302000103号
地址:陕西省西安市长安南路336号 联系电话:029-85257337(传真) 商务电话:029-85226012 投稿邮箱:news@cnwest.com
Copyright ©2006- 西部网(陕西新闻网) WWW.CNWEST.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