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人大代表、榆林市市长李春临,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拍卖行业协会副会长祁志峰做客陕西广播电视台《全国两会融媒体特别节目》。
西部网讯(特派北京记者 刘璞华 凌旎 贺桐) 实体经济是大国经济之本,在去年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党中央用“巩固、增强、提升、畅通”这八字方针,给实体经济发展开出了“一剂良方”。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当中多次提到了支持实体经济,而陕西如何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真正实现高质量发展?
围绕这一话题,全国人大代表、榆林市市长李春临,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拍卖行业协会副会长祁志峰做客陕西广播电视台《全国两会融媒体特别节目》,从榆林以及全省的实际出发,回顾2018,展望2019。
全国人大代表、榆林市市长李春临
着力提升营商环境 客商登门络绎不绝
2018年11月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召开民营企业座谈会时强调,要毫不动摇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支持民营企业发展并走向更加广阔舞台。“总书记的讲话可以说给民营企业吃了一颗定心丸。”祁志峰说。
在中央给出的经济发展八字方针中,李春临感触最深的就是“畅通”。“经济活动必须要各个关节血脉是通畅的。微观经济和宏观经济间的循环要堵塞的话,实体经济就没办法发展起来。”李春临坦言,营商环境不优、信用环境恶劣、不良贷款率居高不下等都是榆林长期为人所诟病的问题,长期制约着榆林的发展,这样的情况一直持续到了2017年。
2018年是陕西的“营商环境提升年”,对标世界银行《全球营商环境报告》核心评价指标,瞄准短板弱项,精准实施发力,促进全省营商环境持续改善。“这就是陕西省对实体经济最大的支持,民营企业把中央和省上出台的这些政策利用好,把政策作为我们企业发展中最重要的力量之一。”祁志峰说。
“2018年,榆林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重塑信用体系和营商环境。通过一年的攻坚战,在全国重点监控的262个地级市信用环境综合排名中,榆林从2017年的倒数第三上升到了第86名。营商环境也在全省13个被考核单位里排名第五。”李春临对营商环境改善有一个明显的体会,“过去招商靠我们不停地吆喝,现在我们坐在家中就能等着客商上门。”
关于营商环境的改善,李春临还分享了一则小故事。“去年,我到榆林市的政务中心去暗访过,我碰见了一个正在办理业务的群众。他不知道我是谁,我问他你在这办事方便不方便?他说非常方便。我听他的口音是个南方人,一问是湖南人。”据统计,2018年陕西新登记注册各类市场主体90.53万户,与上年同期相比增长64.01%。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拍卖行业协会副会长祁志峰
打造开放式的榆林大学 让高端人才引领经济社会发展
陕西作为能源大省,而大部分的能源企业都集中在陕北,特别是榆林。榆林如何实现以能源资源为基础的高质量的发展和转型升级,对于全省经济至关重要。2019年,榆林肩负三大发展目标:建设世界一流高端能源化工基地;建设陕甘宁蒙晋交界处最具影响力城市;建设黄土高原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
李春临表示,“榆林要实现高质量的发展不缺资源、不缺产业、不缺项目,最大的短板是如何留住高端人才。人才引领是榆林实现高质量发展所必备的要素资源。去年,榆林开出优厚的条件引进了50名博士。现在,榆林正在出台人才公寓的建设优惠政策。未来,还要将榆林学院打造成为开放式的榆林大学,让来自全国、全世界的人才把论文写在榆林的大地上。”
祁志峰指出,对于高端人才而言,最需要的是一片干事业的土壤。“我们要加快科技成果转化,让企业、科技、人才贯通形成一股动力,这动力一旦形成,就为陕西经济发展插上了翅膀。”
谈及陕西近几年所发生的变化,祁志峰由衷地表示“陕西的人才引进、资金流动、营商环境优化以及‘放管服’改革,形成了实施创新驱动、转型升级的合力,这个合力就给了我们民营企业更大的动力,从而不断巩固改革的成果,助力陕西经济的高质量发展。”祁志峰说。
编辑:高政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