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政协委员李梅:戏曲人才培养迫在眉睫 建议设立专项基金

时间:2019-03-12 20:27:26  来源:西部网  ©原创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 “ 发现 ” ,使用 “ 扫一扫 ” 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全国政协委员李梅:戏曲人才培养迫在眉睫 建议设立专项基金

做好专业基础课与文化课教学,剧团有计划地派出优秀演员参与教学,努力形成剧院团与戏曲学校教学人才流动、教学相长的人才培养体系

9d35139f37f4d38ccfaeece1dc92b06a.jpeg

住陕全国政协委员李梅

西部网讯(特派北京记者 李媛) 秦腔是西北最古老的戏剧之一,一直以来备受西北人民喜爱。如今,这里喜爱秦腔的群众依然众多,秦腔也一直发挥着“培根铸魂”的重要作用。

全国两会前,住陕全国政协委员、陕西省戏曲研究院院长李梅特地走访调研了陕西全省戏曲院团的后备人才培养情况。她在调研中感受到,与当前日趋繁荣的戏曲演出市场相比,戏曲后继人才的培养愈显薄弱。

“后锅没水了,前锅也就干了。”李梅借用陕西省戏曲研究院第一任院长马健翎的话形象地道出了人才培养的紧迫性、重要性。她表示,戏曲后继人才培养滞后和断代现象,会严重影响戏曲事业繁荣发展,甚至会造成文化生态破坏和民族文化基因缺损。当下,戏曲后继人才的培养已迫在眉睫。

李梅建议,可在国家艺术基金中设立专门针对地方戏曲后备人才的扶持基金。“同时,各省、市相关部门应尽快研究制定《戏曲艺术后备人才培养专项扶持计划》等具体政策,并将戏曲人才培养经费纳入当地财政支出预算,强化经费保障。”

“2017年中宣部、文化部、教育部、财政部联合发布的《关于新形势下加强戏曲教育工作的意见》,明确了戏曲教育双主体为学校和院团。”李梅认为,为调动戏曲院团参与人才培养的积极性、因地制宜推进校团合作建设,可实行校团共招、校团共教、校团共建、校团共演 “四个机制”。

通过订单式培养、定向委培等途径,促进专业与职业、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教学过程与戏曲创作表演过程对接。做好专业基础课与文化课教学,剧团有计划地派出优秀演员参与教学,努力形成剧院团与戏曲学校教学人才流动、教学相长的人才培养体系。

“建立校团共建机制,双方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做好教学课时分配,共同量化教学目标任务。”李梅说,建立校团共演机制,坚持“以演带学、以学促演、演学结合”的人才培养路子,不断拓展学生的实践能力。

编辑:钟莹

网站简介 |  本网动态 |  友情链接 |  版权声明 |  我要投稿 |  联系我们 |  工作邮箱 | 不良信息举报 | 中国互联网联合辟谣平台
本网站法律顾问:陕西洪振律师事务所主任 王洪
陕ICP备07012147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61120170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2706142 陕公网安备 61011302000103号
地址:陕西省西安市长安南路336号 联系电话:029-85257337(传真) 商务电话:029-85226012 投稿邮箱:news@cnwest.com
Copyright ©2006- 西部网(陕西新闻网) WWW.CNWEST.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