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明:加速“农村产权制度改革” 振兴乡村发展
西部网讯(两会报道组) 今天(1月28日)下午,陕西省政协十二届二次会议举行第二次全体会议,12位省政协委员紧扣追赶超越和“五个扎实”要求,聚焦“五新”战略实施和发展“三个经济”中心任务进行大会发言。省政协委员、社会和法制委员会主任郭明就《关于加快推进我省农村产权制度改革的建议》进行发言。
近年来,陕西省加大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力度,创新工作举措,壮大了农村集体经济发展,拓展了农民收入来源,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从整体看,水平低、占比小。2017年人均财产净收入低于全国平均水平118元,占比1.8%,仅排到全国第27位。从实际调研看,陕西省大多数农村产权制度改革还面临着综合配套政策措施滞后、改革合力没有形成、合作组织有名无实、项目资金人才短缺、防控体系没有建立等问题。
为此,郭明建议,各级党委政府要进一步强化综合改革意识,统筹思想,谋划全局,抓好主要领导责任、机构人员配置、改革经费到位的落实,设立农村集体产权改革宣传指导小组,强化舆论宣传引导。对有利于巩固土地集体所有、有利于农民增收、有利于形成共同富裕机制的改革做法,应大力推广。
同时,加快土地制度综合改革,建立农村土地市场流转保障机制,设立农村土地(住房)公积金,或形成农民保障型产权股权,解决失地失业农民利用公积金重获地权问题。尽快出台《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法》及《实施办法》,修订《陕西省农村集体资产管理办法》,制订符合新体制农村集体三资管理办法,推进农村资产管理的制度化、规范化和综合化。
郭明说,探索赋予土地承包经营权、“四荒地”使用权、集体股权等流转抵押担保等多种权能,盘活资产资源,实施要素聚集,加速“三产”融合,提高农村市场经济发展的活力和动力。
另外,郭明建议还需加大专业人才培养力度。通过开办农民夜校、经营讲堂、职业教育、实训实习、生产实践等有效方式,大力推进新型职业农民经营管理人才的培训力度。分产业、分类型、分层级,精准培养一批有知识、留得住、用得上、素质高、能力强的产业领办人、企业主、农场主、技术示范户等农村专业人才,齐心合力,追赶超越,共同振兴乡村发展,促进农民增收,加快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步伐。
编辑:钟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