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鱼不换水,种菜不施肥,以水养鱼、以菜净水、水体共用的生态循环方式实现了无污染养殖,每年给村上带来收入13万元,同时带动周边农户就业20余人。”位于宝鸡市渭滨区神农镇太平庄村一组秦岭四季春田园综合体内的神农镇鱼菜共生产业项目,通过绝妙的鱼菜共生搭配,走出了一条高效的生态循环农业新模式,赋能乡村振兴。
秦岭四季春农文旅融合项目,占地面积127.35亩,总投资4500万元,2022年6月招商引入并投资建设。神农镇以乡村振兴为总抓手,立足镇域资源禀赋,引进秦岭四季春项目,以农耕研学、采摘体验及帐篷营地、特色美食为主的田园特色文旅融合项目。
神农镇人大主席朱志鹏介绍说,该项目分为三期建设。一期为田园体验区,建设高端设施大棚7座,种植设施大樱桃80亩,形成采摘、观光为一体的综合体验区,目前已经建设完成;二期为特色美食区,打造1800㎡餐饮区域,形成以重庆江湖菜、川渝火锅、特色烧烤、围炉煮茶、咖啡西点为一体的特色餐饮,形成地域特色浓郁、时代特点鲜明、休闲时尚的高端网红打卡地;三期为休闲娱乐区,建设炎帝文化体验区、网红集市、帐篷营地、打造时尚热点,营造夜间经济的综合区域。
位于综合体内的神农镇鱼菜共生产业项目总投资100万元,占地面积1000平方米,采取村企合作经营模式运行发展。2024年4月启动建设,9月建成并投运。园区带动太平庄村、竹园沟村,大湾铺村脱贫户20人、一般农户15人就业,残疾人8人,每月收入增加2800元。
神农镇鱼菜共生一期项目,改造三个温控大棚3000㎡,安装蔬果种植架9组,种植水槽400米,直径2.5米、深5米的高密度养殖池15个,养殖三文鱼、中华鲟鱼等高经济鱼类,采用水循环利用原理,种植生菜、芹菜等有机无污染蔬菜,项目做到了养鱼不换水,种菜不施肥,无重金属残留,实现多种优质淡水鱼和蔬菜的产出。预计年产经济鱼类40吨、有机蔬菜10吨,年收益约50万元。神农镇鱼菜共生二期项目,于2025年实施,投资150万元,继续改造大棚一座,建设方形养殖池4座,椭圆形养殖场8座及配套蔬菜种植设施及水循环系统,目前正在建设中。
9月24日,记者走进神农镇鱼菜共生产业园。在园区,记者看到,大棚里一边是现代化养殖池,一边是立体水培架上种植的各种蔬菜,养鱼池和蔬菜架之间,由管道相互连接,形成了一套生态循环系统,构成一幅现代化生态农业的新画卷。
“在鱼菜共生大棚内,鱼粪经微生物分解转化为蔬菜的天然养料,蔬菜吸收水中养分的同时净化水质,净化后的水循环再利用,用于养鱼,形成‘养鱼不换水、种菜不施肥’的良性循环。这种模式不仅同步产出有机蔬菜和优质鲟鱼,更因全程零化肥、零农药,确保了产品无重金属残留,高度契合现代消费者对健康食材的追求。目前,园区产出的新鲜蔬菜与鲟鱼可在场内直接加工烹饪,以其原生态品质赢得游客广泛好评。”朱志鹏说道。
“园区种植的蔬菜摘下来就可以就地涮火锅、吃鱼、吃虾,原生态新鲜无污染,钓虾区还可以钓虾休闲。”园区项目负责人刘云介绍说,他们在罗氏虾养殖大棚内还增设了垂钓区,推出“钓—品—玩”一体化体验项目,增加游客游玩乐趣。
下一步,随着神农镇鱼菜共生产业加速发展建设,未来将进一步扩大产业规模、提升产出效益,重点发展鲟鱼深加工,开发鱼饼、鱼丸、春卷等多元产品,延伸产业链、提升附加值,持续带动更多群众共享发展红利,为神农镇乡村振兴注入更强动能。(记者:鲁鹏飞)
编辑:朱茜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