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高”而行 向“新”而进 宝鸡高新区用“六新”谱写“十四五”精彩答卷

时间:2025-09-28 14:55:27  来源:西部网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 “ 发现 ” ,使用 “ 扫一扫 ” 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向“高”而行 向“新”而进 宝鸡高新区用“六新”谱写“十四五”精彩答卷

5年来,宝鸡高新区深入实施创新驱动、产城融合、绿色发展“三大战略”,推动钛及钛合金、汽车及零部件、高端装备制造三大主导产业优势不断提升,高铁新城、科技新城、综合保税区三大板块加速升级壮大

“综合实力实现了新突破、产业发展迈上了新台阶、科技创新激发了新动能、对外开放取得了新拓展、城市建设绘就了新画卷、民生福祉得到了新提升。”9月25日,宝鸡市“十四五”发展成就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高新区专场发布会举行。“十四五”以来,宝鸡高新区以持续深化“三个年”活动为抓手,以贯通落实“十项重点任务”为主线,向“高”而行,向“新”而进,推动各项工作取得新成效,用“六新”谱写了“十四五”精彩答卷。

宝鸡高新区是1992年国务院批准设立的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到目前已经发展了33年。2010年整建制托管6个镇后,去年进行了管理体制改革,现在整建制托管陈仓区磻溪镇、天王镇、钓渭镇3个镇,在渭滨区马营镇、八鱼镇城市规划区内行使经济管理、教育管理和城市建设三项职能,辖区总面积488平方公里、人口35万。“十四五”,是宝鸡高新区发展史上最为特殊的一个时期,既迎来了宝鸡高新区成立30周年、聚焦减负赋能对管理体制进行了改革,又应对了新冠疫情冲击、债务集中偿还等各种挑战。同时,宝鸡高新区在宝鸡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取得了“六新”显著成就。

c06acfc45561393baf6b8db34c6b3e3b.png

ba9c1905272deacd3e138090cc8fa44c.png

b5d9c2fef187c3f545d2104cf37f4e15.png

第一个“新”是综合实力实现了新突破。5年来,宝鸡高新区深入实施创新驱动、产城融合、绿色发展“三大战略”,推动钛及钛合金、汽车及零部件、高端装备制造三大主导产业优势不断提升,高铁新城、科技新城、综合保税区三大板块加速升级壮大。“十四五”期间,全区地区生产总值、固定资产投资、工业总产值、地方财政收入四项骨干经济指标分别保持着年均5%、7%、13%和15%的增速;各类市场主体由“十三五”末的1.4万户,增长到现在的4万户,数量翻了近三倍;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数量较“十三五”末增长了49%,产值总量占到全市总量的37%。2021年起宝鸡高新区成功跻身全国高新区50强,并且连续三年被评为全国高质量发展百强园区,5年累计荣获国家“真抓实干成效明显”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园区、国家绿色工业园区等十多项“国字号”荣誉,成为全市的产业中心和创新中心。

bc3a4b03b5dce40fa5a7a385eba0a897.png

9b110ed857d95acf14aa86b2e2140613.png

第二个“新”是产业发展迈上了新台阶。宝鸡高新区享有“中国钛谷、丝路车城、装备名城”的美誉。这几年,围绕把优势产业做大做强,一方面,不遗余力抓项目招引,加速强链延链。5年累计引进落地国钛金属高端制造工业园、万骏汽车零部件产业园、高档数控机床研制基地等亿元以上产业项目291个,推动宝钛工业园、俱进汽车座椅生产基地、华天科技电子芯片封装生产线等一批项目投产见效,助力优势产业加速向中高端升级转型。另一方面,系统谋划建设园区,推动产业聚集发展。

将园区建设、企业孵化、生态治理等一体谋划,先后将1966亩商住用地调整为工业用地,建成了钛及新材料产业园科技新城园区、钛及新材料产业园清庵堡园区、城铁城数控机床产业园等专业化承载园区,有力促进了土地集约利用、产业聚集发展。同时,全力做好各项要素保障,护航企业发展。在全面推行“拿地即开工”“容缺受理”等惠企改革的同时,聚焦企业用地、用电以及融资贷款等实际需求,通过联企机制定期收集问题,现场办公限期解决问题,切实让企业舒心发展。到目前,高新区聚集了宝钛、巨成、拓普达等600多户钛材企业,吉利汽车、银河消防等整车生产企业达到4户、零部件企业121户。全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291户,占到全市总量的27%。2023年,全区钛及钛合金产业规模做到了世界第一,被列入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吉利宝鸡基地5年时间累计下线“博越L”“银河L7”等3款新车型,带动汽车本地配套率由“十三五”末的15%,提升到目前的30%。除此之外,宝鸡机床厂数控机床市场占有率做到了全国第一,法士特公司的重型汽车变速器年产销量稳居世界第一,以7107为龙头的航天制导、以中铁宝桥为龙头的轨道交通等高端装备也实现了全国领先。

55f30471cd4d1a2f9b891c2b588555fc.png

fa82f8cd3605e70fd948da2abe0500fe.png

1db0d7316f1fc574c8ba437fb057cba0.png

第三个“新”是科技创新激发了新动能。“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是高新区的使命。5年来,坚持一体推进创新主体培育、创新平台搭建、创新生态优化“三大工程”,赋能高质量发展。到目前,全区省级以上技术中心和创新平台达到54个,省级以上孵化平台达到16个,高新技术企业436户、科技型中小企业420户、省级“专精特新”企业96户、国家级“小巨人”企业21户,数量均占到全市总量的50%以上。在科技创新的引领下,航天时代导航生产的“捷联动调”陀螺仪,助力神舟二十号载人飞船顺利升空;天联汇通生产的高阻隔柔性复合管,保证了我国首次高压力纯氢管道试验成功;2023年投用的雅加达-万隆高速铁路就有高新中铁高铁电气参建的身影,科技创新成为激发高新发展活力的第一动力。

bdea0fcbdd1e90b565bbf82b86de13f0.png

c955c2a5875dd5df62bb089a01dda4c6.png

e69f6a836a144bbea4198aeb83346f37.png

e52be1eafa8314701a4328043350035e.png

第四个“新”是对外开放取得了新拓展。抢抓国家“一带一路”建设机遇,推动宝鸡综合保税区于2021年3月正式封关运行,目前已入驻85户企业,涵盖钛材加工、出口贸易、跨境电商等多个领域。首创的跨境物流“保税物流+国际公路运输”“保税物流+中欧班列”双驱物流模式,助力钛合金锻件、汽车部件以及西凤酒、猕猴桃等特色产品,直达中亚、欧洲。随着进出口仓储展示中心、跨境电商产业园、综合保税仓的建成投用,市民也能在家门口就买到物美价廉的进口商品。全区进出口贸易总额在“十三五”末只有16亿元,到目前翻了一番多,达到36亿元。

b30f4f579f9cae1dbc5f5d42d633d5dd.png

第五个“新”是城市建设绘就了新画卷。到目前,高新区自西向东,形成了高铁新城、科技新城、综合保税区三大板块。其中,高铁新城依托宝鸡南站规划建设,占地15平方公里。从2021年起,用了一年左右的时间完成了片区尾留拆迁,之后打通了高新二路中段等12条断头路,拓宽了渭滨大道等3条瓶颈路,建成了西沙河公园等8个绿地公园,完成了3个安置小区的建设并交付使用,还对片区进行了整体绿化提升,让高铁新城成了宝鸡城市交通的主枢纽、独具活力的新门户。科技新城位于市区东侧,占地35平方公里,是宝鸡实施“东进”战略的主阵地。这几年,除了加速布局巨成钛业金属高端装备制造工业园、航天液体动力发动机制造基地等产业项目外,还投用了宝一中科技新城校区,建成了宝中科技新城高中,完成了全民健身中心、市妇幼保健院科技新城院区的主体施工,同步启动了高新智谷中心、领创商业街的建设,一个产业最旺、配套最全、教育最优、生态最美的活力新城即将呈现在广大市民群众面前。通过产业业态和城市形态的融合发展,过去5年,高新区每年保持着2万人的净流入,实现了以产强城、以城聚人、以人旺城。

ead03ef88189d2459b514c942f23070c.png

30faba48f04907cf56e2b865059cc2a7.png

第六个“新”是民生福祉得到了新提升。高新区建设发展较快,但前期学校、医院规划布点不足,面对人口加速聚集的状况,“十四五”期间,聚焦群众可感可及,加快补齐民生短板。在优质教育上,采取“政府投资+企业捐建”的模式,5年累计新建、改扩建20所中小学幼儿园,新增2万多个学位,还组建了高新幼儿园、高新三小等6个教育集团,让高新区成为全市唯一一个拥有从学前教育到小学、初中、高中、职业学院和大学完整教育体系的区域和全市家长认可、学生向往的教育高地。在品质医疗上,协调推动市人民医院、市妇幼保健院、市口腔医院分别在高新区落地分院,在高新,市民可以就近享受到全市最为齐全的三甲品质医疗,实现了品质医疗从无到有的跨越。在生态建设上,因地制宜修绿地、建公园,集中力量对渭河生态滩区、清水河片区、潘太路片区进行了改造提升,形成了东西10公里渭河生态滩区串联西沙河、清水河、马尾河、伐鱼河四个生态公园的水生态景观长廊。在乡村振兴上,通过发挥自身优势,实行“村企共建”,5375户脱贫群众实现稳定脱贫,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较“十三五”末增长了22%,达到目前的2.1万元。安居乐业、平安祥和成为高新区生活的生动写照。

下一步,宝鸡高新区将深入贯彻落实省委十四届八次全会和市委十三届八次全会精神,聚焦主责主业,强化使命担当,以更大的决心、更实的举措、更硬的作风,推动产业升级“加速跑”、创新赋能“筑高峰”、产城融合“提品质”、对外开放“扩新局”、民生福祉“增温度”,坚定不移向“高”而行,向“新”而进,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宏伟征程中,奋力谱写宝鸡高新区高质量发展走在前、做示范的崭新篇章!(记者:鲁鹏飞)

编辑:朱茜茜

网站简介 |  本网动态 |  友情链接 |  版权声明 |  我要投稿 |  联系我们 |  工作邮箱 | 不良信息举报 | 中国互联网联合辟谣平台
本网站法律顾问:陕西洪振律师事务所主任 王洪
陕ICP备07012147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61120170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2706142 陕公网安备 61011302000103号
地址:陕西省西安市长安南路336号 联系电话:029-85257337(传真) 商务电话:029-85226012 投稿邮箱:news@cnwest.com
Copyright ©2006- 西部网(陕西新闻网) WWW.CNWEST.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