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原膴膴 为什么说宝鸡是先周时期的都邑?

时间:2025-05-23 10:46:28  来源:宝鸡市融媒体中心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 “ 发现 ” ,使用 “ 扫一扫 ” 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周原膴膴 为什么说宝鸡是先周时期的都邑?

上世纪80年代,考古工作者在周原遗址发现了两件以蚌壳为原料雕刻制作的小型人头像,长脸、高鼻、深目、窄面、薄唇,与中原人的面貌有非常明显的差异

三千多年前,周人在古公亶父的率领下,翻越梁山,渡过漆水、沮水,来到了岐山脚下的周原。他们以精耕细作的农业技术、门类齐全的产业体系、四通八达的交通网络、开放包容的商贸,让周原成为当时的“国际大都市”。

三千多年后,考古工作者在岐山脚下的周原遗址,发现了西周时期的城墙、宫殿、庙堂、作坊、道路、池渠等遗址,以及青铜器、骨器、陶器、玉器、卜甲、卜骨等文物,从而确定这里就是古公迁岐、周人始都之地。

近日,随着2025年宝鸡市周文化旅游节的开幕,四海宾朋纷至沓来,曾经的繁华与如今的热闹形成了跨越时空的共鸣。

cf9a20b7fe385b6414a9306181cab9f5.png

游客参观周原遗址召陈建筑基址复原模型

农耕为本 百工兴盛

初夏时节,扶风县法门镇庄白村麦苗尚青,年近七旬的文保员刘乃兴行走在田垄上,他脚下的这片土地就是周原遗址。“周原遗址是先祖留给我们的财富,我有责任、有义务守护好它。”刘乃兴说。

周人,是一支靠农业立身的部族,他们的始祖弃因擅长耕种,被尧帝任命为农师,后又被舜帝授予“后稷”之职。 “周”字在甲骨文中的字形,就是田地里密植庄稼的样子。

近年来,考古工作者在周原遗址发现了年代为战国晚期、面积约1200平方米的王家嘴二号建筑,以及带“公”字铭文的陶量,初步判断建筑为干栏式大型粮仓。不难想象《诗经》中“播厥百谷,实函斯活”的劳动场面和“有实其积,万亿及秭”的丰收盛景。

先周时期,周原不仅是周人的政治中心,也是以手工业为代表的经济中心,居住在周原的除了贵族,还有大量手工业劳动者。截至目前,周原遗址已发现手工业作坊56处,其中成规模的作坊28处,涵盖铸铜、制骨、制陶以及玉石、角器、蚌器、漆木器制作等行业,门类丰富,工艺发达,专业化程度高。

0fad08d81f30a223d1ee87a7ec3da3c2.png

宝鸡周原博物院内复原的召陈大型宫殿建筑

筑城拓路 通衢八方

“捄(jū)之陾(réng)陾,度之薨(hōng)薨,筑之登登,削屡冯(píng)冯。百堵皆兴,鼛(gāo)鼓弗胜。”周人在岐山脚下修筑城郭、营造宫室,《诗经》对此有精彩描写,然而,他们所建的城郭宫室究竟在哪,长期以来,专家学者都未给出定论。

2024年,由陕西省考古研究院、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联合组成的周原考古队,在周原遗址发现了先周文化大型夯土建筑带,以及“宫城”、小城、大城三座西周时期城垣,完整揭露了大城东门、“宫城”南门两座城门,出土了卜甲、卜骨残片265片,初步辨识出刻辞296字。专家学者根据这些考古发现确定,周原遗址就是古公亶父迁岐之地。

2025年4月24日,周原遗址入选2024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院长王巍评价说:“这次发现确认了周原在先周时期,也就是西周王朝建立之前,就是一个都邑性的中心遗址。”

232340b1066769877224e3b8406df238.png

蚌雕人头像物贸昌隆 文明交融

在宝鸡青铜器博物院,游客们通过一块触摸屏,便能穿越时空,触摸到三千年前周原文明交汇的澎湃脉搏。这块触摸屏通过宝鸡出土文物与四方出土文物的造型、纹饰、工艺对比,生动勾勒出三千年前周原作为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的繁荣图景。

上世纪80年代,考古工作者在周原遗址发现了两件以蚌壳为原料雕刻制作的小型人头像,长脸、高鼻、深目、窄面、薄唇,与中原人的面貌有非常明显的差异。专家学者研究确认,这两件蚌雕人头像是典型的西亚游牧民族斯基泰人形象。彼时,以周原为中心,四方的使节、商人、贵族、庶民如百川归海,汇聚于此。他们带来了各地的特产与珍宝,也带来了不同的文化与技艺。

这些具有外来文化特性的文物,连同宝鸡本地出土的众多文物,共同勾勒出一幅文明交融的壮阔画卷。它们沿着纵横交错的道路汇聚于周原,在周原的作坊里被重新诠释、融合,最终熔铸成多元文化交融共生的精神血脉。

编辑:朱茜茜

网站简介 |  本网动态 |  友情链接 |  版权声明 |  我要投稿 |  联系我们 |  工作邮箱 | 不良信息举报 | 中国互联网联合辟谣平台
本网站法律顾问:陕西洪振律师事务所主任 王洪
陕ICP备07012147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61120170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2706142 陕公网安备 61011302000103号
地址:陕西省西安市长安南路336号 联系电话:029-85257337(传真) 商务电话:029-85226012 投稿邮箱:news@cnwest.com
Copyright ©2006- 西部网(陕西新闻网) WWW.CNWEST.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