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鸡市凤翔区:在社火游演中品味文化古韵

时间:2024-02-18 10:51:03  来源:宝鸡市凤翔区融媒体中心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 “ 发现 ” ,使用 “ 扫一扫 ” 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宝鸡市凤翔区:在社火游演中品味文化古韵

高跷社火高跷社火俗称“柳木腿”,即表演者的双脚踩在高约二米的木制跷腿上,装扮从古至今的神话人物、英雄人物以及戏剧人物角色,经过化妆和服饰打扮,再配以简单的舞蹈动作,或者由几个角色组成折子戏片段,常见内容有《秦香莲》

宝鸡市凤翔区古称“雍”,是周秦发祥之地、嬴秦创霸之区、华夏九州之一,秦在此建都长达327年。悠久的历史孕育了灿烂的民族民间文化,凤翔社火作为古老的民间风俗,有着数千年的历史。凤翔人将远古时代保留下来的社火,注入民间传说、戏剧故事和英雄人物等元素,然后通过人物形象、服饰和造型来反映故事情节。表演形式灵活多样,不需要固定舞台,以列队表演最为见长。在凤翔,流传较多的有地台社火、高芯社火、马社火(车社火)、高跷社火。

9fe4f7a7814c6d9c1d962a01e528cb94.jpeg

地台社火

地台社火在民间又叫“耍社火”,常在春坛祈年会和正月十五元宵节时表演。其演出阵营庞大,气势壮阔,一般以火把、大刀挑灯笼走在队伍前,龙灯、狮子、跑竹马、赶旱船、荡秋千以及秧歌扇队等紧随其后,配合着锣鼓队粗犷激昂、威猛雄壮的鸣擂开道。

社火队伍有时蜿蜒数里,在人员的护卫中徐徐展演,观看的群众人山人海,往往挤占了道路,因此指挥人员需要用狮子或旱船的腾跃摆尾和调桨稳船来扩场。

有些村的地台社火在游演时每表演一个节目要唱一段西府曲子,民间称这种方式叫“软加硬”;有些村游演时只在轮流表演某一个节目时唱曲子。

bfdae004a61bd21316ff0dce5b9be8a8.jpeg

高芯社火

据宋时《东京梦华录》《西湖老人览胜录》等书记载,我国宋代就己经出现了高芯社火,当时称为“抬阁”。凤翔亭子头高芯社火以铁芯子控制社火造型,以十多岁的孩子扮演社火人物,组成一定的套路模式,流传至今。

根据运输工具和表现形式的不同可分为高台芯子和平台芯子;用人肩扛身背的“背芯子”。芯子是用钢筋或铁棍焊接成高低错落、造型各异的芯架,演出时将芯架固定在方桌、车箱或木架上,由下而上从人物服装穿过,制造出人物的艺术落差和艺术悬念。芯架的设计构思极其精妙,芯子上下弯曲的“层叠瞅”,也有芯子旋转的“转瞅”,还有芯子可以翻滚的“轮瞅”。如扮演《断桥》时,青蛇作为底座捆在芯架下端,双手交叉高举双剑,一剑尖上站许仙,一剑尖上站白娘子,或者将许仙做为底座,右手执把纸扇,扇口上站立青蛇,左手打伞,伞顶站立白娘子。装扮造型突出惊、险、悬、奇的艺术特色和故事意境。

亭子头高芯社火装扮内容较多,常以少年儿童扮成各种神话或戏曲人物,有反映爱情故事的萧史弄玉、拾玉镯、天仙配;有教化意义的汉使归来、孟母三迁、三结义;有历史故事穆柯寨、朱仙镇、盗扇、女娲补天;更有祈福国泰民安的裴公吟赞、嫦娥奔月、四季发财等等,这些故事内容都寄托着广大群众祈盼风调雨顺、万民安康、经济腾飞、安居乐业的美好愿望。

9654d9afab6510b091c5ab070f2753b6.jpeg

马社火(车社火)

马社火古时以农户圈养的马为坐骑,人物造型以神话传说、历史故事中的人物为主,角色的装扮和服装的设计制作由群众自发完成,扮相栩栩如生,表现形态活灵活现,装队可达70多架。走村串户游演期间,马队单行或双行出行,马队前有龙旗、宫灯开道,锣鼓队、社火队前后相拥,演出阵容500多人,涉及鼓手、脸谱化妆师、导演设计师及扮相人员。

2f59d96598adac03525aec36def5138c.jpeg

目前,可演故事已达60多个,装饰的人物有黑虎灵官、封神演义、三国、财神、观音等,展现着各个朝代不同人物的性格特征和造型。改革开放后饲养骡马的家庭又相对较少,从而用农用车辆替换了原来用骡马装扮的社火,所以也成车社火。

高跷社火

高跷社火俗称“柳木腿”,即表演者的双脚踩在高约二米的木制跷腿上,装扮从古至今的神话人物、英雄人物以及戏剧人物角色,经过化妆和服饰打扮,再配以简单的舞蹈动作,或者由几个角色组成折子戏片段,常见内容有《秦香莲》《断桥》《卖水》《藏舟》《柜中缘》《小姑贤》《拾玉镯》等故事情节。它是一种民间杂技与民间舞蹈相结合的文化娱乐项目,使观赏的人们能够充分欣赏艺术带来的乐趣。

高跷社火表演由于跷腿高,只能排成一路或双路,多则数十人,少则十多人,跟在彩旗锣鼓队后行进。游演中有“双腿跷”和“三腿跷”。三腿跷是两个演员并排站立,中间相靠的脚同绑在一根跷腿上,形成三条腿表演。

还有一种“叠罗汉”造型,即一高跷演员背着另一演员,背叠游走。桥头高跷社火常于队尾安排几个丑角人物,如丑相公、胖婆娘、媒婆子等,相互扭打、嬉戏,以增添高跷表演的喜剧效果,活跃气氛。

编辑:闫如钰

网站简介 |  本网动态 |  友情链接 |  版权声明 |  我要投稿 |  联系我们 |  工作邮箱 | 不良信息举报 | 中国互联网联合辟谣平台
本网站法律顾问:陕西洪振律师事务所主任 王洪
陕ICP备07012147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61120170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2706142 陕公网安备 61011302000103号
地址:陕西省西安市长安南路336号 联系电话:029-85257337(传真) 商务电话:029-85226012 投稿邮箱:news@cnwest.com
Copyright ©2006- 西部网(陕西新闻网) WWW.CNWEST.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