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安康市汉滨区老城片区的街头巷尾,总能看到一位身着城管制服、步履匆匆的身影,他就是安康市城市管理执法局汉滨分局老城中队中队长康礼峰。从队伍建设到民生难题破解,从创文攻坚到日常巡查,他始终带着“执法为民”的初心,用“管理有方”的智慧和“用心用情”的担当,在基层城管岗位上书写着温暖故事。

思想引领聚合力 队员化身“暖心人”
“城管不仅是管理者,更是服务者。”这是康礼峰常对队员说的话。在队伍管理中,他把思想建设摆在首位,通过每周工作例会、每月业务学习,将“严格执法、文明服务”的理念根植在每一位队员心中。
2025年8月的一天,队员谢克镇在辖区执勤时,突然遇到一位市民突发疾病倒地。没有丝毫犹豫,谢克镇立即上前查看情况,一边联系急救中心,一边协助家属将患者抬上警车,一路护送赶往医院。由于送医及时,患者最终转危为安。
“这不是偶然,是我们长期思想教育的成果。”事后,康礼峰在队内专门召开表彰会,对谢克镇的行为给予肯定,并号召全体队员向他学习。如今,在老城中队,主动帮老人提重物、为商户解决经营难题、救助困难群众的场景,早已成为队员们的“日常操作”。
柔性执法解难题 占道摊点变“规范点”
“大爷大妈,咱们这个摊位挪到这边划定的区域,既不影响交通,生意也不会受影响,您看行不行?”在新建巷,康礼峰正耐心地和一对修鞋配钥匙的老年夫妇沟通。
原来,这对夫妇因患有心脑血管疾病,缺乏其他收入来源,只能靠占道经营维持生计。如果简单取缔,老人的生活将陷入困境;可放任不管,又会影响市容秩序。面对这一“两难”问题,康礼峰没有“一刀切”,而是多次到现场勘察,与社区、商户沟通协调。
最终,他在原摊位附近的闲置区域,为老人划定了一块专属经营区,还帮忙搭建了简易的遮阳棚。“没想到康队长这么为我们着想,不仅没赶我们走,还帮我们找好了地方!”夫妇俩握着康礼峰的手,激动得说不出话。

如今,新建巷的这处经营点整齐规范,周边居民再也不用绕路而行,不少人还特意来这里修鞋配钥匙,照顾老人的生意。“既解决了民生问题,又维护了市容,这样的城管我们服!”周边商户和居民纷纷点赞。
带头攻坚创文明 老城片区焕“新容颜”
在全国文明城市创建的关键时期,康礼峰成了老城片区的“守夜人”。每天清晨,天还没亮,他就已经穿梭在辖区的大街小巷,查看卫生死角、劝导占道经营、协调清理杂物;晚上,其他队员下班了,他还在加班加点梳理当天的工作,规划第二天的巡查重点。
一次巡查中,康礼峰发现一处背街小巷里堆放了大量建筑垃圾,不仅影响环境,还存在安全隐患。他立即联系环卫部门,协调清运车辆,自己则带头拿起铁锹,和队员们一起清理。汗水浸湿了制服,手上磨出了水泡,他却丝毫没有停下。直到深夜,所有垃圾全部清运完毕,他才拖着疲惫的身体回家。
在他的带动下,老城中队的队员们个个干劲十足。大家分片包干、责任到人,对背街小巷、老旧小区、农贸市场周边进行集中整治。短短一个月,辖区内的卫生死角消失了,乱堆乱放的杂物不见了,占道经营的现象没有了,街道变得干净整洁,居民的脸上也露出了笑容。

“城市管理没有捷径,靠的就是一步一个脚印的实干。”康礼峰说。从事城管工作多年,他始终坚信,只要把群众的事当成自己的事,用真心换真心,用实干解难题,就能赢得群众的理解和支持,让城市管理既有“力度”,更有“温度”。
如今,走在汉滨区老城片区,干净整洁的街道、规范有序的商户、热情服务的城管队员,共同构成了一幅和谐美好的城市画卷。而这背后,正是康礼峰和他的队员们,用坚守与担当,书写着基层城管干部的责任与使命。
编辑:朱茜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