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以来,安康法院聚焦“胜诉权益及时兑现”核心目标,围绕群众与企业“急难愁盼”问题精准施策。在“减诉累”“破僵局”“守底线”“暖人心”“解民忧”等多领域交出亮眼答卷,通过一系列有温度、有力度、有速度的执行举措,将司法为民的初心落到实处,让公平正义在“最后一公里”加速抵达。
执前扣划“一步到位”
汉滨法院让“权益变现”少走弯路
“没想到不用等进入执行程序,法院直接帮我们拿到了190万元工程款,这效率太暖心了!”近日,四川某建设工程有限公司负责人将一面镌刻“公正为民 廉洁高效”的锦旗,送到汉滨法院高新法庭法官手中,言语间满是感激。
这面锦旗背后,是汉滨法院对“执前化解”机制的精准实践。此前,该公司与陕西某建设工程有限公司、游某因建设工程施工合同产生纠纷,为避免权益受损,向高新法庭申请对被告银行账户采取保全措施。承办法官在依法冻结被告账户后,主动搭建调解桥梁,耐心梳理双方争议焦点,最终促成双方达成调解协议。
得知原告申请保全的金额已足够履行调解义务,被告主动提出“希望法院直接扣划资金,避免被列为被执行人影响经营”。承办法官随即多方核查,确认冻结账户资金足额、无其他限制措施,且被告无在审在执案件及债权分配纠纷后,依据相关规定,迅速作出扣划裁定与解封裁定——一边为被告解封账户减少经营影响,一边将190万元案件款及时发放至原告手中。
从“调解达成”到“款项到账”,汉滨法院以“商事调解+执前扣划”的创新组合,让“纸上权益”直接变为“真金白银”,既化解了矛盾,又为企业减轻了诉累,用司法温度赢得了群众信任。
雷霆执行“破冰攻坚”
旬阳法院为企业纾困注入“法治动能”
“法院执行速度太快了!这笔钱对我们企业周转太关键,实实在在感受到了法律的保障力量!”近日,甲公司负责人专程来到旬阳法院高新法庭,将一面锦旗送到办案法官手中,为法院高效破解执行难题点赞。
时间回到案件受理之初,甲公司与乙公司的买卖合同纠纷经法院公告判决后,乙公司仍拒不履行支付义务,甲公司无奈申请强制执行。受理案件后,承办法官没有因“被执行人隐匿”而退缩,迅速制定“线上+线下”双轨查控方案:线上通过网络查控系统对乙公司银行账户、不动产、车辆等财产线索全面排查;线下深入乙公司原经营地址、关联企业走访,同步联系当地社区与行业协会,多方合力追寻被执行人下落。
强大的执行威慑下,隐匿多日的乙公司负责人终于主动现身。面对法官清晰阐明的法律后果与法院坚定的执行决心,乙公司意识到“逃避无用”,迅速筹措资金,将所欠款项全额支付给甲公司,一场拖延已久的纠纷就此画上句号。
深夜截查“守护正义”
白河法院“执行110”击碎“逃执幻想”
“不好!有人正在转移法院查封的机械设备!”八月某晚,白河法院“执行110”热线突然响起,一通紧急线报打破了夜晚的宁静——某被执行公司厂区内,已被依法查封扣押的机械设备,正被人偷偷装上货车,准备转移处置。
警情就是命令!接到线索后,白河法院执行干警迅速集结,短短10分钟内便完成人员分组、车辆调配,并在疾驰的警车内快速制定“围堵”方案:明确目标车辆特征、预判可能行驶路线、确定高速入口拦截点。引擎轰鸣中,警灯划破夜幕,一场与“时间赛跑”的财产保卫战正式打响。
“前面三辆货车!就是目标!”当执行干警赶到高速公路入口时,正撞见三辆满载查封设备的货车准备上高速。千钧一发之际,执行干警迅速驾车拦停货车,将三辆车牢牢“钉”在原地,现场控制相关人员。
当晚,执行干警连夜展开调查:对非法转移财产的案外人逐一询问,固定转账记录、沟通录音等关键证据;分别约谈处置人与购买人,明确告知其“非法处置法院查封财产”的性质——这不仅是对司法权威的公然挑战,更可能涉嫌违法犯罪,必将承担相应法律责任。
直至凌晨一点,这场紧张的“深夜执行”才落下帷幕。三辆货车及所载查封设备被依法扣押,非法所得被及时截留,相关责任人接受进一步调查。目前,白河法院已将非法处置查封财产的违法犯罪线索移交公安机关侦查。
情理兼顾“破两难”
宁陕法院让“救命钱”与“铁心债”两全
“法官……真没想到,这么快就拿到钱了!”当宁陕法院执行法官将4.6万元案款到位凭证递到老谭手中时,这位憋了四年怒火的申请执行人,眼眶微微发红——他从没想过,在自己坚决不松口“动救命钱”的情况下,法院能把这笔“铁心债”彻底了断。
故事要从四年前说起。老谭借给吕师傅4.5万元本金及1000元利息,到期后吕师傅却迟迟不还。即便老谭拿到法院判决书,吕师傅仍像“人间蒸发”,这笔钱成了老谭的心病。2025年6月25日,老谭攥着生效判决,带着“必讨回欠款”的决心,走进宁陕法院执行局。
立案当天,执行法官便冻结了吕师傅的银行账户,可结果却让老谭心凉半截——账户里仅4000元余额。“四年就这点钱?他肯定藏钱了!”老谭急得站起身,攥着判决书的指节泛白,声音里满是委屈与愤怒。
执行干警没有放弃,深入调查后却发现揪心真相:吕师傅突发脑梗躺进重症病房,账户里的4000元是家人凑的“救命治疗费”,他名下无房无车,再无其他财产。法官第一时间将情况告知老谭,希望双方能协商,可老谭态度坚决:“我的钱是血汗钱,法院判了就得还,一分不能让!”
一边是救命钱,一边是合法权益,法官陷入两难。就在此时,执行团队翻阅吕师傅档案时发现关键线索:吕师傅是某单位正式职工,按规定缴纳住房公积金!法官立刻赶往公积金管理部门查询,结果令人振奋——吕师傅的公积金余额足以覆盖4.6万元执行标的。
很快,案款顺利划拨到老谭手中,冻结的4000元“救命钱”也得以解冻。医院里,吕师傅的家人接到解封通知时,激动得声音发颤;而老谭握着案款凭证,除了感激,还有一丝对吕师傅的愧疚。这场“两难困境”的化解,不仅兑现了胜诉权益,更守住了司法的温度与底线。
刚柔并济“显温情”
平利法院让“强制”与“善意”并行
“谢谢法官!既帮我要回了赔偿,还体谅对方的难处,真是太贴心了!”8月13日,平利法院执结一起提供劳务者受害责任纠纷案后,申请执行人高某握着法官的手连连道谢——这场执行,既有法律的“刚性”,更有司法的“柔性”。
2023年,高某因工受伤,法院判决工程责任方甲、乙、丙赔偿其18万余元。可判决生效后,三人迟迟不履行,高某无奈申请强制执行。案件受理后,承办法官迅速行动,依法冻结三人银行账户,并传唤其到院接受执行。
面对法律的强制力,被执行人甲、乙很快认清形势,主动履行了赔偿义务,法院依法解除了对二人的账户冻结。而被执行人丙拄着双拐来到法院时,法官发现了特殊情况:丙因骨折行动不便,无法正常劳动,眼下没有收入来源,确实无力立即全额赔偿。但同时,法官也了解到,丙尚有一笔经法院判决的到期债权未申请执行。
考虑到双方实际情况,承办法官组织高某与丙协商,最终高某同意丙缓期执行,双方达成和解协议。为了让高某的债权早日实现,法官还主动协助行动不便的丙准备申请执行到期债权的材料,帮他快速办理了立案手续。
“执行不是简单的‘一刀切’,既要守住法律底线,也要体谅群众难处。”平利法院这场“刚柔并济”的执行,既用强制措施彰显了司法权威,又以善意协助传递了司法温度,真正做到了“案结事了人和”。
编辑:朱茜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