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康法院生态环境司法保护工作回眸(三)赓续历史文脉

时间:2025-08-15 17:01:17  来源:安康中院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 “ 发现 ” ,使用 “ 扫一扫 ” 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安康法院生态环境司法保护工作回眸(三)赓续历史文脉

文物和文化遗产承载着中华民族的基因和血脉,是不可再生、不可替代的中华优秀文明资源。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要“加大文物和文化遗产保护力度”。安康法院深刻认识文化遗产保护的时代紧迫性,将文化遗产司法保护作为生态环境司法保护工作的特色亮点,聚焦遗迹遗址、历史文化街区、红色资源等丰富多样的文化遗产类型,创新司法保护机制,打出了一套坚实的文化遗产司法保护“组合拳”,为守护安康的“历史年轮”贡献坚实的法治力量。

筑牢司法阵地,守护历史印记

守护“钢铁脊梁”:

关垭长城遗址司法保护基地

图片

图片

2023年5月,平利法院与竹溪法院联合在关垭楚长城遗址设立关垭长城遗址司法保护基地,旨在打造集源头防范、矛盾化解、法治宣传、警示教育、保护研究等为一体的多元化保护平台,协力推动优秀历史文化遗址保护传承。

守望“大地指纹”:

凤堰梯田司法保护基地

图片

图片

汉阴凤堰梯田于2024年9月入选第十一批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名录。2025年3月,汉阴法院正式设立凤堰梯田司法保护基地,旨在探索“遗产保护+文明旅游+巡回审判”的司法服务新模式,构建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化的生态治理新格局。

强化制度设计,明晰保护路径

绘就“保护蓝图”:

《关于加强历史文化街区司法保护的实施意见》

图片

2025年4月,安康中院根据《安康市历史文化街区保护条例》出台《关于加强历史文化街区司法保护的实施意见》,围绕深化思想认识、发挥审判职能、加强府院联动、强化司法引领等四个方面,对安康两级法院树牢系统保护观念、提升司法保护水平、凝聚协同保护合力、构建全民保护格局提出了具体要求。

亮出“司法利剑”:

《历史文化街区司法保护令》

图片

图片

2025年6月,在《关于加强历史文化街区司法保护的实施意见》的基础上,石泉法院于石泉县城关秦巴老街发布安康首个《历史文化街区司法保护令》,强化法律约束与震慑,提升公众环保意识和参与度,以实际行动为文化遗产保护筑牢司法防线。

凝聚保护合力,构建共治格局

聚焦“红色根脉”:

《司法助力红色资源文化暨文化遗址保护工作方案》

图片

2025年5月,宁陕法院与宁陕县文旅广电局、县人社民政局、县档案史志馆共同印发《司法助力红色资源文化暨文化遗址保护工作方案》。《方案》通过建立跨部门协作、专业审判、多元解纷、法治宣传、创新司法服务等系统性举措,为宁陕县红色资源和文化遗址提供全方位的司法保障。

共筑“守护联盟”:

《安康市历史文化街区司法与行政协同保护框架协议》

图片

图片

2025年6月,安康中院牵头,与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市文旅广电局、市自然资源局、市城管执法局共同签订《安康市历史文化街区司法与行政协同保护框架协议》。《协议》建立了信息共享、线索移送、联合巡查、会商研讨、执法联动、诉调对接等全方位协作机制,打破了部门壁垒,形成了文化遗产保护司法审判与行政执法紧密衔接、优势互补的“大保护”工作格局。

安康法院在文化遗产司法保护领域的积极探索,是司法力量主动融入文化传承和生态文明建设大局的生动实践。从设立司法保护基地构筑前沿阵地,到出台规范性文件提供制度支撑;从创新发布司法保护令实现预防性保护,到构建跨部门协同机制凝聚最大合力,每一步都彰显着司法守护历史根脉、传承文化基因的决心与智慧。未来,安康法院将不断丰富司法保护举措,持续书写司法守护文化遗产的新篇章。

编辑:朱茜茜

网站简介 |  本网动态 |  友情链接 |  版权声明 |  我要投稿 |  联系我们 |  工作邮箱 | 不良信息举报 | 中国互联网联合辟谣平台
本网站法律顾问:陕西洪振律师事务所主任 王洪
陕ICP备07012147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61120170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2706142 陕公网安备 61011302000103号
地址:陕西省西安市长安南路336号 联系电话:029-85257337(传真) 商务电话:029-85226012 投稿邮箱:news@cnwest.com
Copyright ©2006- 西部网(陕西新闻网) WWW.CNWEST.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