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高效推进张岭片区城市更新项目规划落地,充分发挥各方资源优势和专业能力,张岭片区城市更新项目指挥部拟招选一家有实力的运营合作方,共同开展项目范围内的经营性设施、老旧房屋、老旧厂房等具备较大经营价值和市场潜力的经营性资产的商业策划、产业导入及运营等相关工作,现面向社会进行市场测试。
一、项目概况
(一)项目定位
张岭片区是安康“一湖两岸”的核心区域,承载着水电三局半个世纪的奋斗记忆。随着城市发展需求升级,片区基础设施老化、空间活力不足等问题日益凸显。市政府为抢抓城市更新政策机遇,将张岭片区定位为“三局记忆传承地、生态文旅示范区、城市更新样板区”,并提出了“一次规划、分期实施、自求平衡”的总体原则,致力于打造集文化传承、生态宜居、产城融合为一体的城市新名片。
目前,各项工作有力有序推进。市政府成立工作专班,下设指挥部,高位统筹协调片区城市更新工作的实施;项目策划方案及概念设计方案通过了市规委会审定,项目(一期)实施方案已经市政府审定通过,其中明确了项目实施路径、改造内容和工作目标;张岭中路西段工程建设和老旧小区改造(一期)项目已正式开工;启动了张岭公园规划和设计工作;对片区内存量资产进行了摸底,建立了数据库。
(二)项目内容
综合考虑上位规划、区域位置、建筑使用情况等因素,张岭片区城市更新项目分三期实施(具体见附件:张岭城市更新项目规划图),其中的经营性资产包括:
一期项目4个,分别为张岭公园、水电基地1983、张岭意库、博物馆及市场。具体内容为:
1、张岭公园:作为片区城市更新的核心文旅载体,公园以工业遗产活化、市民休闲服务、青少年科普教育为核心功能,以水电文化与年代记忆为主题的城市综合型公园;
规划设计可运营建筑面积为5605平方米,其中车站天地约3920平方米,可作为年代主题餐饮、休闲娱乐、文创店铺等业态;青年运动中心建筑面积1000平方米,可结合室外特色球场2000平方米,儿童场地1500平方米打造为青少年文体培训基地;其他分散式服务建筑685平方米,可作为特色咖啡、冷饮、茶室、书吧等休闲空间。同时利用遗存轨道设置特色小火车、火车餐吧等特色业态,以及利用公园草坪和广场空间打造特色市集摊位。
2、水电基地1983:现状为水电三局机制厂,可经营建筑面积约11017㎡,依托张岭中路西段的便利交通、紧邻公园以及大量遗存特色厂房等资源优势,打造工业遗产保护与文化创业相结合的水电文创园,集艺术展览、新潮体验、休闲美食等功能;
3、张岭意库:现状为党校、宿舍、办公等用房,可经营建筑面积约8510㎡,依托张岭公园北入口位置优势,将原三栋办公用房打造为文创办公、特色酒店等业态;
4、博物馆及市场改造项目:原福利厂、剧场、劳保库,可经营建筑面积6599㎡,依托遗留三局剧场特色空间,打造三局文化集中展示博物馆。同时提升老菜市场消费环境,改善居民生活质量和城市风貌。
二期项目1个,围绕已建张岭公园的引流带动效应,逐步启动三局记忆项目,通过对水电路两侧三局办公用房、老幼儿园、青工楼等风貌改造提升,植入特色年代场景,以生活服务、特色美食、快闪经营空间为主要功能,重现张岭80年代经典场景。可经营建筑面积约8691㎡。
三期项目依托一二期改造成果带来的土地增值效应,逐步启动剩余土地整理和开发工作。
意向合作商可结合上述经营性资产情况自行提出运营业态策划方案,鼓励意向合作商根据国家政策导向并结合安康实际,谋划布局老年助餐、居家助老、社区便民服务、老年健康服务、养老照护服务、老年文体服务等银发经济业态。
二、合作模式
(一)合作内容
本项目按照“政府引导、企业主体、市场运作、自求平衡”的原则,由市城投公司全资子公司(安康智汇创享城市建设开发有限公司)负责实施上述经营性资产的更新改造,采取市场化运作方式引进专业运营商,对经营性资产进行策划规划和运营管理,开展项目的经营和商业业态策划、植入等工作,通过运营收益覆盖前期改造成本和运营成本,确保片区内的经营性资产实现可持续经营,全面提升片区品质与城市空间价值。
(二)合作模式
拟采用多种类型的合作模式开展项目的市场化运作和专业化运作,具体包括:
一是优先选择具备投资能力的运营商采用长期股权投资的方式参与经营性资产的策划、改造及运营;
二是在协助安康智汇创享公司对经营性资产进行策划、改造的基础上,鼓励具备条件的运营商采用承包经营、经营权买断等方式进行合作;
三是可采用“委托运营+收益分成”的方式开展合作;
四是运营商建议的其他模式。
三、合作商应具备条件
合作运营单位需具备类似项目的运营经验和运营能力,能够助力项目业态策划、招商、产业导入、运营及资产去化,实现经营性资产的高效利用、服务升级、可持续经营。
四、协商洽谈与资料获取
有意向的合作方请将单位简介、相关运营业绩、意向合作模式、联系人及联系方式等资料发送到下列电子邮箱,如需进一步获取项目资料或现场调研,也可通过下列联系方式与指挥部取得联系。
联 系 人:涂先生、苏先生 ;
联系电话:13992576353、18966763438;
电子邮箱:suyfei@126.com。
编辑:朱茜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