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8日,汉滨区在西安举办2025年 “安康富硒茶・陕茶一号”春茶开园系列活动暨“汉调二黄进古都”宣传推介活动。此次活动聚焦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汉调二黄传承与发展,活动吸引了众多专家学者和戏迷。
活动现场,省文化和旅游厅二级巡视员纪鸣辉发表致辞,强调了对汉调二黄传承发展的支持,为活动拉开了序幕。安康汉调二黄研究院院长袁小龙深入介绍了汉调二黄剧种的独特魅力,让观众对其历史渊源、艺术特色有更全面的认识。
在经典剧目展演环节,安康汉调二黄研究院的演员们带来了《武家坡》《三官堂》《二进宫》等传统戏选段,以及新创剧目《汉水游女》。每段表演结束后,专家们对剧目进行解说和点评,让观众不仅欣赏到精彩演出,还能深入了解剧目的文化内涵和艺术价值。
活动中,专家的发言环节为汉调二黄的传承与发展提供了诸多宝贵思路。陕西省艺术研究院原副院长何桑解读了其文化价值与现实意义;戏曲研究专家焦海民剖析了汉调二黄与京剧的渊源关系。此外,武汉市戏曲传承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王荔、西安演艺集团副总经理、西安易俗社社长惠敏莉等嘉宾,也分别分享了对汉调二黄的看法和对稀有剧种传承保护的经验。
现场嘉宾围绕汉调二黄的创新发展、吸引年轻人关注以及利用新媒体传播等话题畅所欲言。大家纷纷建言献策,提出了将现代元素融入剧目创作、开展校园推广活动、利用短视频平台宣传等一系列具有建设性的意见。
汉滨区委书记吴大林在答谢词中表示:“相聚千年古都,赏析百年汉调二黄,共同见证汉调二黄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释放的文化魅力,这场跨越时空的对话,既是对非遗瑰宝的守护和颂唱,又是对汉水文化赓续和弘扬,更是对汉剧精魂的传承和发扬。我们有信心、有决心、有能力把汉调二黄守护好、传承好、发展好!”
汉调二黄是在明末清初盛行于关中部分地区和陕南汉水流域,是汉水流域唯一拥有完整传承和表演体系的剧种,也是国粹京剧声腔的主要来源之一,2006年被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通讯员:吴亚君 罗妍)
编辑:朱茜茜